7月,盛夏初至,全国笼罩在高温天气中,国内市场钢材价格也出现了久违的周期式上涨,CISA长材及板材价格指数在连续八周的上升后,又重新回到了100点以上。在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不乐观、需求重启还不明显的情况下,国内粗钢产量再度刷新最高记录,并且原燃材料价格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使7月份国内市场供需情况变得不乐观。
      一、全球粗钢产量持续降低,需求疲软态势短时间内难以明显改善。
      (一)全球粗钢产量除中国外继续大幅降低,尽管预计三季度产量会有所上升,但需求低速增长的形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根据WSA的统计数字,1-5月全球共产粗钢4.48亿吨,同比减少产量1.31亿吨,同比下降22.6%。若扣除中国,则是同比下降36.2%。其中:欧盟27国5013万吨,同比减少45.0%;中北美2876万吨,同比减少50.4%;亚洲扣除中国后粗钢产量为8455万吨,同比减少25.5%。上述三大地区减产总量接近1亿吨,占全部减量的四分之三。   
  
 
 
      全球粗钢产量的大幅减少,反映了整体需求萎缩的程度。这种萎缩在去年4季度达到了顶峰。然而从今年以来的情况看,欧洲、北美及亚洲的钢铁生产呈现出振荡回升的态势,尽管粗钢产量各月同比仍然是两位数的负增长,但是从环比的角度看,振荡上升的趋势较为明显,特别是1月、3月和5月,产量环比增幅较为明显。从同比降幅看,也是相同的变化趋势,5月份粗钢产量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了3-4个百分点。
  
 
| 
 同比降幅%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累计  |  
| 
 1、欧盟27国  | 
 -44.3  | 
 -41.5  | 
 -45.2  | 
 -48.9  | 
 -44.8  | 
 -45.0  |  
| 
 2、中北美  | 
 -52.6  | 
 -51.4  | 
 -49.3  | 
 -51.0  | 
 -47.8  | 
 -50.4  |  
| 
 3、亚洲(不含中东)  | 
 -8.3  | 
 -7.3  | 
 -10.2  | 
 -10.7  | 
 -7.0  | 
 -8.7  |   
      (二)、国内粗钢生产大幅增长,钢材品种结构有所调整。
      5月份,全国粗钢产量达到4646万吨,同比增长了0.6%。粗钢日产水平接近150万吨,是近11个月以来的最高记录。从累计情况看,1-5月累计生产粗钢2.17亿吨,日产水平相当于年产粗钢5.25亿吨,将超过上年约5个百分点以上。
      1-5月中国粗钢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的比重提高至48.4%,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1.1个百分点。从分月的情况看,自上年11月以来,中国占全球粗钢产量比重就在40%以上,特别是今年以来,前五个月平均比重达到48%以上,一方面说明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程度远远高于国内;另一方面,从近三个月的比重变化情况看,3月份为49.0%,4月份为48.8%,5月份为48.6%,比重呈减小的趋势,说明国际市场需求也出现了积极的调整因素。  
 
  
 
      1、钢材品种结构调整方面,1-5月国内累计生产钢材2.54亿吨(含重复材),同比增长了3.7%。其中:长材产量1.22亿吨,同比增长了9.7%。板材产量1.06亿吨,同比减少了6.2%。管材大幅增长了14.7%。
  
 
| 
 项目  | 
 1-5月产量  | 
 同比增长%  | 
 今年比重%  | 
 上年同期%  |  
| 
 钢材合计  | 
 2.54亿吨  | 
 3.7  | 
    | 
    |  
| 
 1、铁道材  | 
 0.03亿吨  | 
 59.6  | 
 1.0   | 
 0.6   |  
| 
 2、长材  | 
 1.22亿吨  | 
 9.7  | 
 47.9   | 
 43.7   |  
| 
 3、板材  | 
 1.06亿吨  | 
 -6.2  | 
 42.0   | 
 44.7   |  
| 
 4、管材  | 
 0.19亿吨  | 
 14.7  | 
 7.5   | 
 6.5   |  
| 
 5、其他钢材  | 
 0.04亿吨  | 
 2.7  | 
 1.6   | 
 1.6   |   
       (1)、长材及铁道材受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拉动,铁道用钢增长了59.6%;中小型型钢和钢筋产量大幅增长了17.8%和18.4%,盘条也增长了9.3%。1-5月长材占全部钢材产量的比重达到47.9%,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2个百分点。长材需求的大幅增长,使国内企业的目光转向钢筋、线材等建筑用钢材。
       (2)、板材受产能过剩影响,产量呈持续减少的态势。鞍钢鲅鱼圈钢铁项目具备年产200万吨宽厚板和296万吨热轧卷板的生产能力,其与蒂森克虏伯钢铁合资的鞍钢—蒂森克虏伯镀锌钢板有限公司具备年生产80万吨高档汽车及家电用热镀锌钢板的生产能力;武钢防城港千万吨钢项目产品定位于热轧薄板、热轧宽厚板、冷轧硅钢、彩涂、镀锡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首钢曹妃甸千万吨钢项目主要产品也是热轧带钢、冷轧带钢、热镀锌板、彩涂板、电工钢等,用于汽车、造船、管线、家电等;邯钢新区在建460万吨精品板材基地。国内其他钢厂也有规模较大的板材项目投资,国内板材供需呈明显过剩的态势,使板材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反过来抑制了板材产能的发挥。1-5月国内板材产量1.06亿吨,同比减少了6.2%。其中冷轧薄板、电工钢板(带)、厚钢板、冷轧窄钢带、镀层板(带)和中板等产量减少尤为明显, 分别同比减少17.9%、15.8%、14.9%、14.3%、11.4%和9.6%。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涂层板和特厚板产量有所增长,分别同比增长21.4%和8.3%。1-5月板材占全部钢材产量的比重降至42.0%,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7个百分点。
      (3)、管材1-5月产量为0.19亿吨,同比增长了14.7%。占全部钢材产量的比重达到7.5%,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个百分点。其中焊接钢管同比增长了19.7%,无缝钢管同比增长了8.6%。
      2、钢铁生产的产能分布调整方面,华北地区继续扮演国内成功产能增长的引擎,1-5月粗钢产量达到7662万吨,同比增长4.29%,占全国粗钢产量比重35.28%,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3个百分点。若果扣除华北地区,国内其他地区粗钢产量为1.41亿吨,同比下降了1.5%。除华北地区外,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粗钢产量也有所增长。河北省粗钢产量增长最为明显,1-5月粗钢产量增长了9.6%,增量达460万吨,占全国粗钢产量比重为24.2%,同比增加了2个百分点;河北省占华北地区粗钢产量的68.6%,同比增长了3.3个百分点。 
| 
 项目  | 
 1-5月累计  | 
 同比增长%  | 
 今年比重%  | 
 上年同期%  |  
| 
 合计粗钢产量:  | 
 21719万吨  | 
 0.4  | 
    | 
    |  
| 
 1、华北地区  | 
 7662万吨  | 
 4.29   | 
 35.28  | 
 33.98  |  
| 
 2、东北地区  | 
 2347万吨  | 
 2.56   | 
 10.81   | 
 10.58   |  
| 
 3、华东地区  | 
 5882万吨  | 
 -5.35   | 
 27.08  | 
 28.74   |  
| 
 4、华南地区   | 
 5126万吨  | 
 -0.95   | 
 23.60   | 
 23.93   |  
| 
 5、西北地区  | 
 702万吨  | 
 17.42   | 
 3.23  | 
 2.76   |   
      3、从投资增长情况看,今年以来钢铁行业的投资增长呈小幅反弹的态势。1-5月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35万亿元,同比增长32.9%,比上年同期增速加快7.3个百分点。但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投资968亿元,仅同比增长了0.2%,同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大幅回落了20.7个百分点。
  
 
      从增速的变化情况看,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逐月加快的态势,并且增速有所加快。今年1-5月同比各月累计投资增长速度均快于上月累计增速,1-5月比1-4月加快7.3个百分点,1-4月比1-3月加快2.1个百分点,1-3月比1-2月加快0.5个百分点。尽管钢铁行业的投资增速同比仍大幅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但呈降幅逐步收窄、并转而增长的态势,钢铁投资有进一步恢复增长的迹象。
  
 
| 
 项目  | 
 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 
 同比增速变化%  | 
 黑色金属冶炼压延投资增长%  | 
 同比增速变化%  |  
| 
 2009年1-2月  | 
 26.5  | 
 2.2  | 
 -10.8  | 
 -40.8  |  
| 
 1-3月  | 
 28.6  | 
 2.7  | 
 -6.4  | 
 -28.8  |  
| 
 1-4月  | 
 30.5  | 
 4.8  | 
 0.1  | 
 -20.5  |  
| 
 1-5月  | 
 32.9  | 
 7.3  | 
 0.2  | 
 -20.7  |   
      二、全球经济出现积极变化,主要发达国家的钢铁需求有所增长。
      1、美国经济出现好转迹象,各项经济指标向好的方向去的进展。
      (1)美国6月份PMI指数升至44.8点,达到了自去年9月份以来最好的水平,比上年末累计上升了36.2%。尽管还是在50点以下,但是从各月的运行情况看,已经是连续6个月环比上升,这表明美国制造业在持续好转。6月份生产指数达到52.5点,是自去年8月份以来的最高点,比上年末累计上升了99.6%。新增订单6月份略有回落,但仍是自去年7月份以来的最高点,比上年末累计上升了1.17倍。从曲线走势看,美国制造业经济运行情况正在持续好转。
  
 
       (2)一季度美国经济继续萎缩,GDP下降5.5%,比去年年末美国6.3%的降幅收窄0.8个百分点,预计二季度将会有更明显的改善。不过美国经济的复苏,更多的目光还是投向房地产。5月份美国成屋签约销售指数达到90.7点,环比上升0.1,比年初累计上升了10.3点,升幅达12.8%。        (3)美国政府经济刺激计划推动了美国人收入增长。尽管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使美国家庭消费时有所节约,但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5月份个人收入则上升了1.4%,是一年来最大涨幅,并推动储存率创下15年来新高;个人可支配收入5月份上升了1.6%;消费者支出上涨0.3%。消费者支出的增长显示经济运行状况正在出现积极的因素。尽管失业率较高,但在政府在恢复信贷、增加收入的刺激下,消费者开始表现出消费意愿。       2、欧元区经济出现积极变化,但前景仍不乐观。
      欧元区经济从整体的走势看,出现了好转的迹象,但仍然处于深度衰退中。5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降幅进一步收窄(不包括住房和能源),降幅为0.2%,比3-4月份收窄了0.2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9%。生产者价格指数连续第10个月下滑,5月份较上年同期下降5.8%,是自1982年1月开始编制该数据以来的最大年度降幅。能源价格较上月上升0.2%,但与上年同期相比仍低14.0%,是自1986年12月以来的最大降幅。       3、日本经济也出现好的趋势。从日本的PMI走势变化情况看,至6月份PMI指数连续六个月上升,升至48.2点,比上年同期高1.6点,尽管PMI还没有回到50以上,但呈现为良好的上升趋势。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也处于上升的走势中。
  
  
      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出人意料,由于全球经济高度一体化,几乎所有的经济体都感受到了需求降低的影响,钢铁产品同样受到需求萎缩的影响,而使供求关系出现不对称的阶段性表现。随着全球经济重新走上增长轨道,预计需求的将有所恢复,但从谷底爬出的速度可能比预计的要慢一些,最乐观的估计是在今年的第四季度才可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繁荣景象。
 
 
 
  |